近年来,食品级坊间出现“食品级”化妆品的化妆说法,商家宣称这类化妆品原料都是伪概“无添加”“纯天然”的,更安全有效。食品级然而,化妆记者日前通过对比多款号称“食品成分”“可食用”的伪概化妆品配料表发现,这些号称 “食品级”的食品级化妆品、护肤品很大程度上只是化妆商业营销噱头。今年以来,伪概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已发布消费提示,食品级称不存在“食品级”化妆品的化妆概念。(据7月13日《北京青年报》报道)
实际上,伪概食品与化妆品本身就是食品级两个不同概念,食品经口摄入,化妆化妆品则应用于人体表面,伪概吸收成分不同,所用原料以及产品指标要求、禁限用要求,所执行的规范、检验标准,均不一样,那么,二者的安全性也就不具有可比性。要区别的一点是,凡宣称可食用,必须要有食字准号,而化妆品护肤品只有妆字号,可见,根本不存在“食用级”化妆品这个概念。
由此观之,商家炮制出“食品级”化妆品这一市场语言,只是为迎合消费者追求安全的消费心理。这种迎合未免不顾事实,甚至颇有颠倒黑白的味道。与此同时,用“食品级”等字眼,也是为规避相关障碍——我国《化妆品名称标签标识禁用语》规定,化妆品宣传不能含有“纯植物”“纯天然”等虚假夸大用语,而“食品级”这一名词,就可以替换已被明令禁止的 “纯天然”“纯植物”等概念。
根据 《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广告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明示或者暗示产品具有医疗作用,不得含有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内容。而使用“食品级”一词,是有意引发消费者产生不切实际的联想,进而诱导消费者购买自己的产品,这同样是违反规定的。因此,市场监管部门除了发布“不存在‘食品级’化妆品概念”等消费提示,更应对化妆品标签标识及广告进行严格规范,消除“食品级”营销噱头。
广大消费者也不要被“食品级”噱头所迷惑,觉得化妆品“可食用”一定更好更安全。据专业人士介绍,化妆品由多种成分配制而成,其中包括多种化学成分,只用纯天然植物提取物是无法制成护肤品的;“纯植物”“可食用”之说只是玩概念,所谓的纯植物化妆品,最多是含有植物萃取成分,而且添加的成分也可能很少,痴迷于“纯植物”“可食用”,只会上当受骗,被大收“智商税”。
责任编辑:24安徽省合肥市高中的走班教学时间表确定。根据规划,到2021年8月,合肥市所有普通高中学校的高一年级尝试在艺术、体育、技术等学科进行选课走班;至2022年8月所有普通高中学校全面实施选课走班制度。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陈晓莹记者李青山)8月2日,记者从广东省市场监管局获悉,针对网络促销行为的特点,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建立不正当竞争行为网络监测机制,推行“全网智能监测、重点线索分析、线上证据 ...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浙江省“亮剑2021”消费安全综合执法行动于近日收官,行动重点围绕消费信息安全、检验检测、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等四大领域,对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未按标准从事 ...
中国消费者报南昌讯记者朱海)“剩菜盲盒”是餐饮商家利用临期或当日未售完的食品、饮品等,随机组合后在线上进行售卖,并在原价基础上给予较大折扣的“盲盒”商品。“剩菜盲盒”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餐饮浪费,具有创 ...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浙江省“亮剑2021”消费安全综合执法行动于近日收官,行动重点围绕消费信息安全、检验检测、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等四大领域,对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未按标准从事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任震宇)你知道吗,产品的质量监督抽查也是要进行“匹配”的,而且是双重随机的“匹配”。7月16日,市场监管总局举行了2021年产品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