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近一年,培训贷张浩宇不仅没找到工作,治理之计还背上了贷款,乱象每月还贷1200元,长治至今尚未还清;在互联网投诉平台,久安关于“培训贷”的培训贷投诉层出不穷。不少求职者陷入这一圈套,治理之计不但没能找到工作,乱象还要按时还贷,长治苦不堪言。久安对此,培训贷专业人士提醒,治理之计求职过程中如遇需要培训并办理贷款的乱象情况,一定要谨慎对待。长治(据《工人日报》报道)
当下,久安一些用人单位“招聘变培训”,让一些急于找工作的人屡屡上当受骗,落入“培训贷”陷阱。实际上,这一套路完全是一种违法行为。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而一些教育培训机构推出的“培训贷”,只要合法合规,不涉嫌欺诈,也无可厚非。但有些被培训机构销售人员声称的“分期”“无息”货款,实际上属于金融借贷,一旦逾期,就会产生高额罚息。更有一些培训机构选择中途关门“跑路”,参加培训的消费者只能独自咽下苦果,同时还得继续偿还金融货款。
类似的“培训贷”乱象,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此,消费者需要增强防范意识、维权意识。比如在考虑“培训贷”支付时,要先查看对方是否具备相应资质,是否是具备金融许可证的正规金融机构或贷款公司;不要随便听信销售人员天花乱坠的宣传和承诺,要认真查看、了解贷款合同,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偿还能力等作出理性的选择,避免被培训机构、贷款公司合伙“挖坑”欺骗。
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教育培训市场的监管,以督促培训机构规范运行,遏制培训机构通过虚假宣传、“培训贷”等方式侵犯消费者权益乱象;要督促培训机构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对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加大不法商家的违法成本,遏制商家非法牟利的冲动。此外,监管部门还要加强对金融机构或贷款公司的监管力度,要求其守法经营、诚信运营,尊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避免其与培训机沆瀣一气坑骗消费者。
要遏制“培训贷”乱象,不仅需要标本兼治,进行源头治理,而且要有“长治久安”之计,要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的监管机制,完善行业准入、运营监管体系等,引导行业健康发展,真正让消费者放心。(戴先任)
责任编辑:张林保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8月27日,记者从合肥市教育局获悉,2020年将组建第一批普通高中教育集团,合肥一中、合肥六中、合肥八中、合肥一六八中学等优质学校选择城区和四县一市普通高中组建优质普通高 ...
洪梅香:以脚步丈量大地,做优秀的新型农民_南方+_南方plus编者按:在广东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队伍中有这样一群人,她们是铿锵玫瑰,是农田里的靓丽风景线;她们也是平凡的女性,有着柔美细腻的情怀;她们充分发 ...
中国消费者报南昌讯记者朱海)3月16日,江西省消保委发布硅胶铲比较试验结果。记者发现,尽管全部20款样品的化学性能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强制性标准要求,但所有样品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指标均未能达到“更严要求 ...
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乔义平记者徐文智)3月12日,由陕西省咸阳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咸阳市市场监管局共同主办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在咸阳市中华广场举行。咸阳市“3• ...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桑庆莹记者刘浩)3月30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了2022年第6期省级食品安全抽检信息。抽检结果显示,2批次食品不合格,涉及蜜柑和芒果。据了解,本次抽检信息涉及5大类食品,包括速 ...
中国消费者报武汉讯记者吴采平)湖北省市场监管局日前对外发布了最新食品抽检结果,其中6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湖北省市场监管局本次共对酒类、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餐饮食品等17类食品600批次进行了抽检,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