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服务不能仅局限于技术服务,展基要有整体思维,技推向全产业链转变”“现在基层农技推广要掌握短视频这个工具,系建训用好‘农友圈’这个大平台”......7月25-26日,设能升培由韶关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力提广东省农科院韶关分院主办的锚定“韶关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与综合业务能力提升暨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新模式”培训班在乳源瑶族自治县召开。
培训班围绕当前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百千万工程”重点和难点工作,百千特别邀请了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相关领导与负责同志、程韶层农农技短视频创作达人开展了针对性的关开广体培训,来自韶关市的展基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乡土专家、技推乡村工匠和田秀才等60多位代表参加了培训,与会者还围绕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新模式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会议还为韶关及各县区农业科技特派员先锋队进行授旗。
韶关农技“轻骑兵”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韶关是广东省农业大市,人均土地资源、耕地资源居全省首位,农业产业发达,以曲江丝苗米、翁源兰花、乐昌奈李、始兴马蹄等为代表一批优质农产品扬名海内外,是粤港澳大湾区粮食、生猪、蔬菜的重要保供基地。
韶关农业发展成就是充分发挥了农业科技支撑作用。韶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赵金刚在培训班致辞时介绍说,一直以来,韶关市农技推广人员始终扎根基层,积极开展农作物区域试验、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良种的选育繁育、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利用自身优势,积极链接各级资源,为农业企业和农户等提供技术服务,为全市农业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韶关农技推广工作一直开展的有声有色,特别是在全省农技服务‘轻骑兵’乡村行工作中走在全省前列。”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部长曾艾兰说,过去三年,广东率先创新农技服务方式,深入实施农技“轻骑兵”乡村行专项行动,推动人才和科技下沉,开展全产业链、全方位农技服务。在这项工作中,韶关市农技推广中心切实扛起全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大旗,统筹全市农技推广人员,奋战在田间地头,扎实开展农技“轻骑兵”乡村行,涌现了一批深受农户欢迎,全省知名的优秀农技轻骑兵,并为全省贡献了“翁源轻骑兵乡村行整县制推进服务模式”。
推进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百千万工程”
为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服务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作用,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1062个典型村培育工作,今年1月,广东组建了首批“百千万工程”农技特派员队伍,精准对接服务典型村,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和生产经营指导,韶关也已组建起本地的农业科技特派员队伍。
因此,农业科技特派员如何服务好“百千万工程”是本次培训班的重点内容之一。为此特别邀请了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相关负责人解读《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百千万 工程”方案》。
“产业振兴是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农业科技服务‘百千万工程’切入点,我们要立足各地特色资源,以当地的产业发展和技术需求为导向,依托抓手、载体,构筑起为农精准服务长效机制,全面激发乡村人才资源活力。”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百千万工程”,要紧紧围绕“保障粮食安全、促进产业发展、培育乡村振兴人才”三大任务,健全一套机制,积极参与百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农技推广服务驿站建设,提升示范带农技推广服务驿站建设和服务水平。通过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服务助力乡村产业发展,以“典”带面,助力打造一批产业振兴示范带、示范村。
借助“农友圈”平台提升服务能力
据了解,虽然目前韶关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发挥了良好的科技支撑作用,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配置不足,队伍不稳,“在编不在岗”或“在岗不在位”现象突出,技术人员能力不足,服务手段单一等。
“这就要求我们持续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不断提升农技人员服务能力,创新服务模式。”韶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徐永亮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交流环节中表示,目前全省推进的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就是以农技推广人员为主导,组织全省科研专家和乡土专家等力量,以更好满足乡村产业发展和技术需求,解决农技服务人员不足问题。
同时,广东省农技推广中心为解决基层农技人员能力和方式不足问题,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下,借鉴“滴滴打车”运营思路,已于去年地创新性地推出了“农友圈”服务平台,汇聚全省农技服务机构9286个,农技服务专家23397人,农户只要用手机登陆“农友圈”平台,将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在平台上发布,平台就会按照就近原则,将需求发送至相应专家前去服务,农户还可对专家的服务效果作出评价,为农技人员对接农户需求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与会者还围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新模式、“农友圈”平台功能和使用、农技短视频创造等内容进行了讨论交流。“农友圈平台确实不错,我们县已有不少农户在使用,可以成为我们对接农户需求的一个新工具。”翁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会代表说。据了解,自去年10月上线以来,“农友圈”平台累计开展服务登记22350次,服务里程达26.8万公里,服务31200人次,其中,线上线下解决生产技术需求共8357项(次)。
撰文:章四平
来源:南方农村报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郑铁峰)11月8日,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消保委“共享法庭”成功调解了因车辆变速箱维修问题引起的消费纠纷。这是自今年8月临平区消保委成立“共享法庭”以来成功调解的首例消费纠纷,受到消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张婷 记者朱海)12月11日,正值周末,江西省宜春市中心城区万达购物广场宜春店内顾客如织,消费者正安心选购、品尝各种食物。在这份安全保障的背后,有5000多个传感器的智慧食品安全系统充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贾珺)加油站等设施5米内禁停电动自行车、严禁在密闭空间或烈日及高温环境下充电,严禁采用拉接临时电源线路、插座和开关等方式充电……12月21日,记者从北 ...
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乔义平记者徐文智)3月12日,由陕西省咸阳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咸阳市市场监管局共同主办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在咸阳市中华广场举行。咸阳市“3• ...
中国消费者报合肥讯记者司宇萌)日前,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在全省范围内集中开展食品安全“雷霆行动”,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监管,全面排查各类危害食品安全的隐患漏洞,强力整治食品安全突 ...
中国消费者报长春讯记者李洪涛)近日,一场暴风雪袭击了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的镇赉县。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在这场罕见的暴风雪中,该县市场监管部门成功处置了一起有关农民购买玉米脱粒机发生故障的投诉。秋收时节,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