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共享充电宝服务痛点,好借难还上海市消保委结合相关的共享消费投诉情况,组织志愿者进行了消费体察,充电涉及美团、小问街电、好借难还怪兽充电、共享小电等品牌,充电其中有40%的小问消费者反映充电宝在已经归还后很长一段时间还在计费。
在智能手机普及的好借难还时代,“电量焦虑”随之而来,共享当手机电量较少时,充电有的小问人便会产生恐慌,共享充电宝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好借难还缓解了部分手机用户的共享 “电量焦虑症”。但是充电,共享充电宝“好借难还”问题却在侵犯消费者权益。
共享充电宝“难还”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因为附近网点少、机柜无空位、夜间关门或人为阻拦等原因难以找到空余机柜,导致无法及时归还而被持续收费;有的是消费者明明已经归还,但因为系统错误、充电宝插反或未插紧、需要二次点击确认终止充电等原因,导致后台没有停止计费。
据报道,共享充电宝的常见价格区间为2-5元/60分钟或1.5-2.5元/30分钟,如果消费者使用完充电宝却难以归还,或者归还了但仍处于收费状态,都会让消费者白白承担额外费用。这无疑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当消费者归还充电宝时,如果已经尽到了合理注意义务,按照正常操作方式归还,但依然因无法归还而被多收费,说明相关系统的设置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甚至不排除刻意给消费者“挖坑”的嫌疑。
市场上一个普通的充电宝不过100多元,要是因为经营者的原因导致消费者长时间无法归还共享充电宝或者归还后依然收费,消费者使用一次共享充电宝可能要花费20元左右,甚至更多。要是长时间计费的话,相当于经营者变相销售了一个充电宝。
在经营者设置收费标准和归还标准的前提下,消费者并无太多的选择权,虽然消费者是自愿使用充电宝,但这并不代表经营者可以设置不合理的归还标准,以此向那些马虎大意的消费者多收费,或者干脆以苛刻的归还标准多收费用。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共享充电宝企业完全有技术、有能力设置更加科学、公平、合理的归还标准。如在充电宝未按照要求归还时通过小程序、短信、提示音等方式提醒消费者;还可设定“冗余时间”,当充电宝使用达到一定时间时停止计费,以便给消费者合理时间寻找网点归还充电宝。这样让消费者不仅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重视,也感受到企业细致贴心的服务。(史洪举)
责任编辑:47中国消费者报长沙讯记者余知都)2022年“双11”即将到来,山东威海、江苏苏州、安徽黄山、福建南平、山东泰安、湖南张家界、广西桂林、四川阿坝州等八大旅游城市消保委消委)联合发布“双11”消费提示,提醒 ...
中国消费者报武汉讯记者吴采平)湖北省孝感市某眼镜店使用未经检定的定配眼镜产品计量器具,按照有关规定应当责令停止使用,处1000元以下罚款,因当事人积极配合,及时整改,孝感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对当事人 ...
中国消费者报合肥讯2月23日,《中国消费者报》从安徽省合肥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合肥市打击传销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即日起至5月31日,在合肥市范围内开展打击传销“春季固守”专项行动。据了解,此次专项行动重点 ...
中国消费者报长春讯记者李洪涛)9月27日,记者从吉林省消费者协会获悉,今年7月,吉林省消协联合吉林省律师协会开通了老年人消费维权绿色通道,安排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受理老年消费者咨询与投诉,对需要法律援助的 ...
近期,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消费维权进校园活动,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通过课堂的形式向孩子们宣传消费维权有关知识,引导孩子们自觉抵制校园周边的假劣食品、垃圾食品等。图为3月9日,贵港市市场监 ...
中国消费者报哈尔滨讯记者刘传江)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期间,黑龙江省各地市场监管局、消协围绕“提振消费信心”消费年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引导消费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科学理性、安全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