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刘浩)近日,上海市闵上海市闵行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儿童服装绳带安全消费调查报告,行区消保报告指出,委开部分网店销售的展儿装绳童装绳带不符合标准要求,存在安全隐患。童服有9家线下店铺销售的全消部分童装不符合标准,国风、费调汉服、上海市闵公主裙等装饰性较强的行区消保童装问题更为突出。
线上销售的委开童装绳带存安全隐患
近日,有消费者向闵行区消保委反映,展儿装绳其通过网上商家购买的童服儿童衣服,收到货时发现服装领口有很长的全消拉绳,其认为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费调存在一定的上海市闵安全隐患,要求商家退款赔偿。经闵行区消保委协调,商家已为消费者退款并提供部分补偿。针对儿童服装绳带问题,闵行区消保委开展儿童服装绳带安全消费调查。
据介绍,根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婴幼儿及7岁以下儿童服装的头部、颈部区域不应有任何绳带。以此为依据,闵行区消保委通过线上网店查询、结合线下实体店走访的形式开展调查。
闵行区消保委通过网络平台,随机对售卖儿童服装的店铺宣传页面进行查看,并对标注的适穿年龄、服装样式、绳带位置等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店铺销售的童装的绳带不符合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存在安全隐患。如在明确标注适合7岁以下儿童穿着的服装存在头颈部绳带的问题。
国风、汉服类童装绳带相对较多,卡通或动漫周边类童装存在如“尾巴”等装饰性物件,相关装饰物较绳带可能更易造成拖拽事故。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中要求“除腰带外,背部不应有绳带伸出或系着”。部分店铺意识到安全隐患,在商品详情页面标注了“7岁以下儿童的服饰请酌情删减掉绳带”等提示,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装饰品。
9家线下店铺销售的部分童装不符合标准
闵行区消保委对辖区内8个商业综合体的82家童装专卖店或童装专柜等店铺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共发现9家店铺销售的部分童装存在不符合GB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闵行区商业综合体内店铺销售的儿童服装绳索和拉带安全情况总体较好,基本符合安全要求。低龄幼童、知名品牌的童装普遍符合GB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国风、汉服、公主裙等装饰性较强的童装问题更为突出。
调查发现,部分适合7岁以下儿童的服装存在头颈部绳带;部分适合7岁以上的童装存在可调节尺寸的自由端,并且有的装饰性绳带长度超过320毫米,远超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中的75毫米。
部分童装存在背部绳带设计,相关设计多存在于裙装、国风类服装等一些装饰性较强的服装上;有的服装背部虽没有绳带,但存在玩偶等较大的装饰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部分适合7岁以下儿童的服装腰带存在超出底边的问题。
调查还发现,部分裙装为了时尚美观设计了外层薄纱,长宽比超过2:1的薄纱可以被认作为绳带。有的薄纱设计远超出裙装本身的长度,甚至出现拖地现象,存在安全隐患。部分童装绳带的绳头使用了立体装饰物。
装饰物设计安全性不容忽视
闵行区消保委指出,企业对于儿童服装安全质量标准的理解和执行有待加强。通过线上线下调查童装的吊牌发现,企业执行的产品标准各有不同,部分生产企业对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的理解和执行不够。此外,通过现场咨询,发现销售人员对相关标准的了解度不足,也并未意识到不规范的绳带设计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国风、汉服、公主裙等装饰性较强的童装是问题的“重灾区”。部分采用了大量且繁杂的绳带、披肩、裙摆等设计,在实际穿戴中,可能存在绳带脱落、缠绕勒颈、绊倒等安全隐患。为追求美观,部分童装绳带的绳头还使用了立体装饰物,该设计容易挂住或卡在缝隙中,同样潜藏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闵行区消保委表示,除了绳带,其他元素也可能带来较大的安全风险,如过长的衣摆、后背玩偶、装饰性“尾巴”等。相关设计更侧重于装饰性效果,实用性较弱,在日常穿戴中容易被电梯、地铁、车门等夹住,造成拖拽事故。因此,不仅是绳带安全,装饰物设计的安全性同样不容忽视。
消费提醒
关注绳带的安全性
闵行区消保委提醒消费者,在购买童装时,除了关注舒适性之外,还应特别关注绳带的安全性,若已购买相关服装,可在孩子穿着前将绳带抽出,避免危险与意外的发生。此外,还应注意检查童装上的小物件是否牢固,避免因固定不牢而松脱造成的危险。
生产厂家应提高安全意识,把好质量关、安全关。时刻关注国家和地区相关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的提升,开展供应链调查,做好产品质检工作,确保产品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销售商应落实首问负责制度,应详细了解所售卖产品的质量标准,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商品应及时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等补救措施。在销售时,还应向消费者做好日常穿戴方面的安全提示。
责任编辑:温馨宁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郑铁峰)随着天气转冷,“冬令进补”成了热词,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加注重自身保健。近期,浙江省宁波市消保委接连受理多起关于保健食品的投诉,投诉的原因主要有:购买的保健食品服用后,实际效 ...
中考首日,出租车行业党员示范车队队员李卫东早早驱车赶往铜陵市郊区大通镇,义务接送市二十一中参加中考的考生去市区学校考试。 大通镇离市区较远,考生们又需要到市区考点参加考试,为了方便他们中考期间出 ...
广东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上新!新增216家、214家年度监测合格_南方+_南方plus3月11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了《关于2023年拟新认定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和监测合格企业的公示》下称《公示》),《公 ...
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陈晓莹记者李青山)3月7日,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组织召开“激发消费活力 助力高质量发展”“3•15”座谈会暨专家志愿者队伍年度工作会议,邀请各界代表针对如何更好地激发消费活力 ...
为进一步营造关爱困境儿童的良好氛围,传递社会正能量,发挥家发镇映山红志愿服务的关爱力量,1月25日,南陵县家发镇马山村组织志愿者开展入户慰问困境儿童活动,为孩子们送去爱心助学金,为他们的成长之路点 ...
为丰富留守儿童暑期生活,加大对他们的关心和关爱,7月10日,定远县朱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蚌埠工商学院联合开展了“放飞梦想 与爱同行”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中,志愿者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