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郑铁峰)“双11”期间,双11为引导广大消费者在网络购物高峰时段科学理性消费,聚焦近日,双11浙江省湖州市南湖区消保委发布消费警示,聚焦提醒广大消费者“剁手”也要“留一手”。双11
选择正规平台。聚焦消费者如选择网络购物及服务,双11首先要注意对网购平台的聚焦选择,要尽量选择正规的双11平台及信誉度较高的卖家。其次在网购商品时,聚焦可以选择多家网购平台对所购商品的双11详细描述、产品检验报告、聚焦商家生产经营资质和信誉、双11商品评价等进行了解、聚焦比较,双11理性消费,避免掉入购物陷阱,防止上当受骗。
慎重预付定金。很多商家通过预付“定金”双倍抵扣货款等方式售卖商品,注意“定金”不同于“订金”,定金是为保证合同实现的保证金,若支付后,在“双11”期间未购买定购商品,则定金不予退还。而且网购时会发生规定时间内系统无法付款、订单被无故取消、定金不予退还等猫腻。
防范消费陷阱。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要科学理性消费、按需进行购买,防止冲动消费从而引发退费难的问题;详细了解商家的促销规则,了解活动中的降价、打折、拼团、满减等优惠的条件,保持清醒的头脑,提前记录价格进行对比,不要轻易被低折扣所迷惑;量力而行,切勿盲目攀比、轻信商家的花言巧语,或通过各类网络贷款进行超额消费。
下单避免冲动。直播带货如今成了最火热的购物渠道,“双11”更被商家和主播视为必争之地。然而在火热现象的背后,直播购物翻车事件频频发生,货不对板、商品质量难以保障、商品性能被夸大等,屡屡成为消费者投诉维权较多的问题。在直播带货模式下,消费者更容易因为直播营造的稀缺、不买就亏的氛围冲动下单。消费者在观看直播时不要只听信主播对产品的口头介绍或者因为价格优惠就直接下单,购买前先仔细了解产品的成分、功效、适用人群等信息,多渠道查看商品评价,避免冲动下单,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商品。
保护个人信息。收到商品时,一定要仔细验货。确认货品完好无损、并与选购商品一致或符合约定后再签收。遇到快递商品损毁或丢失的情况,消费者可要求赔偿。在收到快递后,对于包裹上的个人相关信息,建议消费者进行遮盖、涂抹等处理后再行丢弃,以防个人信息的泄露。
保留维权凭证。好产品页面宣传、直播时的广告宣传、商家承诺内容截图、聊天记录、购买记录、支付凭证、物流信息等原始记录,防止商家删除相关信息后难以恢复,为消费维权带来难度。如果发现商品质量不合格或与宣传不相符等问题,应及时与商家或平台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拨打12345热线进行投诉举报,或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南湖区消保委倡议,电商平台和相关经营者要牢固树立诚信经营理念,主动规范经营行为,认真执行“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定,切实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营造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
责任编辑:李佳榕中国消费者报报道陈晓莹记者李青山)创建放心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一直是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服务的宗旨。2022年,广东省消委会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全面扩内需促消费,助力稳住宏观经济 ...
近年来,节约粮食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市容市貌也在逐步改善。不过“舌尖上的浪费”时有发生,仍有一些市民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认知度不足,需引起重视。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聚会增多,在一些商业区的餐馆,大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施本允)8月16日,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浙江省品联会,在浙江省国民消费教育中心开展了2022年浙江特色伴手礼现场评测会。来自浙江省委宣传部、省农业农村厅、省文旅厅、省总工 ...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施本允)记者从浙江省绍兴市消保委获悉,今年绍兴市消保委系统连续调解了数起消费者在购物、就餐过程中意外致伤、致残的消费纠纷案。据悉,此类投诉案情复杂、调解费时费力、涉案金额较大、赔 ...
为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2023年12月31日,裕安区小华山街道河滨社区、鼓楼街道锥子庙社区结合每周末开展的周末课堂、“‘语’你‘童’行”等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未成年人思 ...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学生体育课如何开展?是否需要戴口罩?教育部20日公布指导意见,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优化体育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等提出要求指导。 指导意见提出,根据本地疫情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