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边拍边走”的旅拍旅拍服务受到不少消费者追捧,成为了一种新兴旅游模式,照片然而这种模式火爆的宣传消保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近期,图差退款消费者王女士购买了旅拍服务,委介结果拍出来的入助照片与宣传图片差距很大。经上海市长宁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调解,旅拍企业最终退还一半的照片费用。
记者了解到,宣传消保王女士于今年9月通过某平台购买了售价399元的图差退款上海网红地标旅拍产品,产品包含2小时拍摄200张照片以及挑选9张修图。委介当天拍摄结束后,入助王女士回到家收到了摄影师发送的旅拍网盘链接,里面有200多张照片,照片但仅能勉强挑出5张能用于修图的宣传消保照片,照片的光线、构图与产品宣传所用的“ins风”网红照差距过大。王女士联系平台和摄影师,要求退款却遭拒。王女士向长宁区消保委投诉。
双方对于照片是否有问题,以及摄影师是否依约完成工作争执不下。调解过程中,长宁区消保委从消费者角度出发,以产品宣传的卖点作为切入口。消保委认为,王女士被宣传照吸引,说明宣传照的取景构图和拍摄手法是让消费者认可的,消费者购买服务的目的是通过专业摄影师,把普通人拍得更美丽,而不是“真实感”。因此,平台的宣传和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别,致使消费者合同目的无法全部实现,平台理应做出部分赔偿。经调解,企业退了订单一半的费用即200元,双方达成和解。
长宁区消保委指出,双方产生纠纷的根本原因是合同对于如何拍摄、作品如何验收等关键问题没有事先约定。作为拥有专业摄影师的专业平台,理应在合同条款设置上完善照片验收环节,并且在拍摄过程中也要多和消费者沟通,给消费者提供专业指导。
长宁区消保委提醒消费者,不要贪图便宜,要选择有资质的正规平台和商家。重视合同条款,要留意拍摄时长、收费、验收等合同细节,如对拍摄有个性化要求,建议提前与商家沟通,并以文字形式确认。谨防隐形消费。一些旅拍机构打着低价的幌子,实际上现场拍摄的道具、服饰、化妆、修片等要额外收费,消费者在选择旅拍产品时一定要了解清楚。
责任编辑:李佳榕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参加展销会的经营者以下简称参展商)收取定制费后拒不供货也不退款,而展销会主办方海峡国际家居建材城将责任全部推给参展商,拒不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的赔偿责任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万晓东)为做好香山红叶观赏期综合服务保障工作,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立足工作实际,增加执法力量,多措并举保障香山红叶观赏期市场秩序安全有序。海淀区市场监管局着力推进“未诉先办”,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张兆威记者徐文智)为帮助消费者科学认知特殊食品,今年以来,宁夏石嘴山市市场监管局惠农区分局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契机,将特殊食品宣传与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相结合,通过现场宣传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陈红梅记者施本允) 3月9日,记者从浙江省绍兴市消保委获悉,目前绍兴市共有物业公司2170家,近3年全市物业相关投诉举报共40031件,其中2020年10680件,2021年12851 ...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9月29日,记者在2022上海国际广告节开幕式中获悉,2021年,上海拥有广告企业55.6万户,广告业务收入2335.5亿元,同比增长30.4%。其中,互联网广告增长显著。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万晓东)根据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关于开展2022年认证机构、获证组织专项监督检查的通知要求,以及市场监管总局“双随机、一公开”专项检查企业清单,近日,北京市怀柔区市场监管局对辖区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