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合肥讯(记者陶维)为深入开展保健食品科普宣传乡村行活动,大喇叭安徽省淮北市食安办、安徽市市场监管局充分利用全市308个村、淮北5000多“大喇叭”覆盖范围广,农村覆盖区域精准,发出覆盖对象精准的保健优势,录播保健食品知识,食品声音每天定时循环播放,乡村行好精心开展“送食安知识下乡、大喇叭助和美乡村建设”宣传活动。安徽
精心编辑保健食品安全“小常识”。淮北从保健食品的农村功能、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的发出区别、保健食品的保健识别、小蓝帽的食品声音特点 、保健食品的警示语,到保健食品的消费提示。在消费提示中着重强调“四不”: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替代药物,不要将保健食品用于治疗疾病,不要盲目购买和使用。
精心宣传保健食品防骗“小技巧”。增强广大农民朋友识骗防骗意识,提醒农民朋友在选购保健品时注意识别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的“五大套路”:赠送“引人上钩”,称公益“冒用权威”,失实夸大“现身说法”,主打亲情“温情攻势”,治疗效果“立竿见影”。
精心讲解保健食品识假“小提醒”。选择保健食品要做到“五个警惕”:警惕“兹到病除”,警惕“专家义诊”,警惕“权威证明”,警惕“免费服务”,警惕“健康讲座”。
精心说明保健食品维权“小热线”。提醒农民朋友选购保健食品要到正规的商场、超市、药店等经营企业购买,并索要发票或销售凭据。消费者对所购买的保健食品质量安全有质疑,或发现有虚假宣传保健食品具有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可及时拨打投诉举报电话12345。
通过农村“大喇叭”每天定时循环播放,扩大了保健食品宣传的覆盖面,让保健食品知识更加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为农民朋友唱响了一首“食品安全曲”。
责任编辑:游婕中国消费者报合肥讯汪胜洋记者陶维)为充分发挥法律专家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中的作用,进一步推动安徽省滁州市消费维权事业发展,7月11日,滁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召开第三届公益律师团暨法律专家委员会成立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贾珺)为贯彻《首都标准化发展纲要2035》,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建设,北京市近日发布了104项地方标准,涉及9大领域。其中制定发布的《智慧停车系统技术要求》系列标准,规范了 ...
中国消费者报沈阳讯记者王文郁)记者1月18日从辽宁省大连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为确保广大市民节日期间饮食安全,该局在全市范围开展了节日期间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截至目前,大连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已检查餐饮 ...
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记者徐文智)4月15日,陕西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今年第一季度消费者投诉情况分析报告。统计表明,摄影服务与黄金珠宝相关投诉同比有所增加,陕西省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报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2022年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开展以来,福建省漳州市市场监管系统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民意最盼、危害最大、市场监管风险和压力最大”的重点领域,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各类专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经福建省市场监管局批准发布的《地理标志产品 浮宫杨梅》《浮宫杨梅 栽培技术规范》2项福建省地方标准,于2023年1月27日正式实施。这2项地方标准均由漳州市相关部门主导制 ...